御风秦楚传媒 2024-03-01 12:57 湖北
东沟速记
徐志海
向往一个地方,做梦都会梦到它。那一日我做了一个美美的梦。山沟里有河水,清澈又见底。水草牵绊着清晰的石头,把河水扭曲成几个“s”形。河边上有风,有鹭,还有一群我们。
青松银杉花栎红樟,把个山尖装点的五彩斑斓。好似上天恩赐的一段锦绣。山里有风,水里又清,山水连接着天空,朦朦又胧胧。远处的尖峰连着山,山腰上长着“救兵粮”————火棘,长势如惊龙,在微风的半空中来回摇晃。好一段火棘,包裹着郁郁葱葱的山峰。山上火红,山下青茏。一排排房屋整齐雅致,伫立在丛山峻岭之间。公路两旁,田园地间,长着魔芋、茼蒿、小白菜以及鲜艳的苦苣、生菜;葛根藤,红薯秧,铺天盖地,以及我们不知道而又叫不出名字的花花果果。这是深秋的一天,这是深秋的一个美梦。梦醒后,有一段惊鸿。我知道我可能近期要去户外旅行。
接到一个电话,说是要去东沟采风。几个文友都去过,而我没有去过。激动的一夜没睡,天不亮就起床了。我在梳妆打扮,照照镜子,看看自己穿什么衣服好看。盛装采风才显得庄重。
汽车行驶在山水之间,点缀着大地,似乎一张动态的画面应运而生。
斑鸠鸣唱,银杏知秋。山涧瞬间空灵。
东沟在鄂西北很有名,源于有一条从远古而来的美丽之河。我向往着这条河。它是否与我梦境里的那条河一样呢,河水潺潺,弱水三千?
今日,东沟细雨蒙蒙,总有一条路,通往那条河。我们怀揣着热情而又无限赞美之心,来到久远而又伟大的红色教育基地————东沟。
东沟有河,追溯西周髳国而来。周边小溪几条,汇聚成洇。由于长茅岩石突兀似箭如塔,而又得名“茅塔河”。
东沟茅塔之河,河水清澈见底,沙石可数。河畔幽幽宽阔,绿植成群。几株参天大树,久远千年。仰头间,看到皂角树伫立在云山雾罩之间。踱步时,遇见千年杨柳与之博古论今。传说皂角可以洗衣去污,皂角树得到妇人们的庇护而得以存活。大杨柳绿叶成阴能够医人救命,得到大夫们的爱戴而得以生长。这与我梦境中的河流何其相似呀。此时白鹭于飞,细雨朦胧。我们沿着河流走走停停。看到不知名的树木,动动手机百度搜索一下。追根究底,是我们采风求证学习的基本素养。
万物众生,皆有命数。相传货郎店,有卖货的儿郎打东边而来,见此地山青水秀,便安营扎寨,娶妻生子。后罗氏家族,出文武举人,门楣生辉。有一老汉如数家珍地把这说于我们,我怕脑子来不及记住这许多,赶紧掏出纸笔记录下来,以便于我写成美美的速记。
我们走村串营,来到薛家。薛家以“营”为单位。有薛姓,也有王姓,还有周姓。民国时期,联保主任周宗兜大户人家。山寨十二旗,连山十二座,良田几千亩,佃农雇农百十人。宗亲周氏,小名八爷的,自办“学堂”。东沟学堂虽陋室简易,当时是办学创举。在那个懵懂无知不开化的年代,东沟学堂给这里注入了新生活力。
顺着山路继续走,我们来到了廖家村。廖家村道路宽敞明亮,农房干净整洁,房前屋后健身器材设施一应俱全。有一河流穿村而过,有几只鸟儿展翅飞翔,发出咕咕的声音。我们仔细观看,甄别猜测应该是谁家散养的雏鸽。雏形的鸽子,在空中练习着飞行。我们也在有序的前行采风。路边有人告诉我们,就在去年,廖家村看到的还是一片“荒芜”景象,老屋空闲、土地荒废、产业凋零。而如今成为了“和美乡村”“有用乡村”。随着“农村振兴”政策的实施,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更加美好,甚至会像我梦中的“锦绣河山”一样,山水和谐物阜民丰。
一口气走完薛家,康家。在这山山水水之间,既养身又养心。
有山的地方就有水,有水的地方就有人,有人的地方就有气。钟灵毓秀福禄地,山水人气甲天下。我认为东沟未来定有奔头。
深秋的这一天,茅塔河的东沟乡,我们还看到了鸡,鸭,鹅,猕猴桃,红柿子,还有一缕轻烟从山涧而来。
作者简介:徐志海,十堰市作家协会会员。作品发表于《十堰日报》《十堰晚报》《赛武当》《御风秦楚》《三粒粟》等等纸刊和网络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