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茅箭区东沟村:生旅融合绘就“金山银山”

茅箭区东沟村:生旅融合绘就“金山银山”

 

       或欣赏山水风光,或拾得自然野趣,或感受田园生活,或体验传统民俗,又或寻迹红色历史……四季花开,处处皆景。在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,不论您什么季节来,不管您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,也无论您来过多少次,这里总不会让您失望,总会让您有不一样的体验,收获不一样的旅程。

       东沟村是革命老区,红色历史文化厚重。其距十堰城区13公里,境内山清水秀、景色宜人,素有“十堰车城后花园”之称,是集红色、生态和乡村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。近年来,东沟村聚焦休闲农业定位,依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,集中整合资源品牌,做强做大做全农业休闲“文章”,激活发展“一池春水”。

做足“山水文章” 风景这边独好

       初秋时节,进入山环水绕的茅塔乡东沟村,一路满目浓翠、鸟语花香,整齐别致的民房依山而建,掩映在浓浓的绿荫之中。沿路进入景区,农家乐、小商店、“熊孩子”蜂蜜博物馆等各处可见休闲游玩的游客身影。

       很难想象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耕地面积不足0.3亩的东沟村村民曾一度靠砍伐树木为生。如今,这里“村庄变景区,村民变股东,风景变‘钱景’”,昔日的“穷山村”“落后村”摇身一变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网红村”。

       山水见证,美丽蝶变。近年来,乘着政策利好的东风,该村立足村情实际、精心谋划,按照“红色旅游带动乡村”的发展思路,挖掘红色资源禀赋,按照“把农村当成景区来建设,把农居当成旅馆来改造,把农田山水当作旅游基地来经营”的理念,趟出了一条以生态种植、生态观光、休闲度假融合发展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新路。

       红色文化搭台,“休闲农业”唱戏,“人人都是建设者”。锁定新时期村集体产业发展定位,东沟村因地制宜,充分挖掘生态人文融和发展的特色优势,相继建成中原突围鄂西北历史纪念馆、花开四季——月季园、杜鹃花海——野生杜鹃岭、荷塘月色——荷花塘、念情谷水帘洞天——猕猴园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景点,吸引了十堰城区乃至周边游客纷至沓来。仅东沟红色旅游景区每年旅游人数超过10万人次。

       一花独放不是春。近几年,东沟村创新思路,采取“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重点打造推出梅花茶园、樱花茶园、海棠茶园、月季园、云上牡丹园等五大景观园区。每年2月至5月,东沟村绿梅,樱花、海棠花、牡丹花、月季花杜鹃花依次竞相开放,景色宜人、游人如织,成为十堰近郊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精耕生态产业 “乡愁远方”兼顾

       每逢周末,不少游客会带着孩子到东沟村的桃源人家民宿,体验手工陶艺、植物绘画、草木染。“游客们兴致很高,现场欢声笑语。”桃源人家民宿的创办人王启迪说。

       桃源人家民宿是东沟村引进的旅游龙头项目,项目创办人扎根东沟后,又接连开办“蛙声十里”“休休堂”等亲子民宿,建起桃源货栈、草木染坊、陶艺作坊等扶贫项目,成功打造出集亲子民宿、民宿学院、桃源货栈、陶艺坊、子衿染坊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民宿综合体。为进一步丰富旅游景区内涵,拓展景区空间,通过极力争取,今年2月,村上又在牡丹园内建造5栋微宿,微宿项目的进驻使得景区游客量大大增加。

       以民宿为龙头带动,东沟村举行农家乐服务和经营培训,为村民进行专业的指导,引导村民利用自身房屋、土地优势开办农家乐,有力带动当地群众通过发展旅游业增收致富。目前,东沟村里村民开办的民宿有5家,农家乐有8家,90%以上的村民吃上了‘旅游饭’,还有不少外出打工青年返乡创业,既留得住“乡愁”,也兼顾“诗与远方”。

       好山好水好风光,有诗有情有远方。东沟村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,以休闲农业产业为龙头带动农民增收,先后被授予“市级文明风景旅游区”、十堰市“绿色幸福村”、十堰市“文明村”、“十堰市生态家园示范村”、湖北省“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”、“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、“全国生态文化村”、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等荣誉称号。(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韩苗 郭安富 张旭)

上一篇 下一篇